6月11日,适逢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营造文化遗产保护浓厚的社会氛围,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青岛市委宣传部、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政府、大众网、青岛日报社、青岛市广播电视台协办的2022年青岛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暨青岛文创产品大赛启动仪式在市南区太平角举行。
文化遗产承载着历史记忆,延续着文化血脉。活动现场,青岛市人大韩守信副主任,青岛市委宣传部姜剑超副部长,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潘峰局长,青岛市市南区李宏建副区长等领导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及社区代表颁发了证书和奖牌。包括,陈氏锔艺等19个列入第五批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项目,刘伟琳等10名2021年度青岛市十大非遗保护模范传承人,市南区珠海路街道澳门路社区等10个青岛市“非遗特色示范社区”。
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潘峰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在社会各届共同支持下,青岛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基础不断夯实,特别是随着历史城区保护更新和老城区申遗的统筹推进,我市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传承创新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今年以来,青岛市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山东手造”品牌打造与产业链培育的具体要求,多措并举擦亮“山东手造 青岛有礼”品牌,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具有青岛特色的手造文创产品和手造手艺人,为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提供新动能。
市文化和旅游局现场发布了2022青岛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情况,“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期间,全市将组织开展“云游非遗影像展”“非遗购物节”“手造市集”等68项主题活动。同时,为了更好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好“山东手造”展示体验工作,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市文化和旅游局还整合梳理全市特色手造旅游资源,推出6条“山东手造 青岛有礼”主题研学线路,让市民游客开启一场手造文化之旅,感受岛城厚重多彩的传统文化和传统技艺。
享传统文化,购非遗好物。作为2022年山东非遗购物节的重要板块,活动现场同步举办了特色市集,汇聚了青岛十区市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非遗项目、手造产品和博物馆文创等,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线下展示展销。这里更有技艺精湛的手艺人奉上精彩表演或是拿手绝活,市民游客在此既可以目睹贝雕、剪纸等精湛技艺,还可以品尝到高家糖球、鸭尾酥等非遗美味。
活动现场还拉开了2022年青岛市文创产品大赛的帷幕。2022青岛市文创产品大赛由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青岛开放大学、青岛市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将以“山东手造 青岛有礼”为主题,充分开发利用我市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激发文化创新创意活力,从传统工艺类、时尚创意类、文创设计类三个方向,公开征集传统手造技艺有关作品及其衍生品、创新创意、以及符合现代大众需求的文创产品,经初评、网络投票、终评等环节,最终产生金奖、银奖、铜奖和优秀奖,并评选出“2022青岛十大旅游伴手礼”产品,助力打造青岛文创产品体系,不断提升青岛文创产品品牌美誉度和竞争力。
体验传统九嶷派古琴斫琴技艺,聆听琴弦间的深远余韵,体会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意境;近距离接触从贝壳到青岛贝雕工艺品的蜕变过程,欣赏现代贝雕工艺品,感受贝雕艺术的绚丽色彩;观摩体验“王门锔”宫廷锔瓷独门绝技,欣赏陈氏锔艺瓷器的涅槃之美;现场观摩非遗传承人介绍香酥鸡制作过程,品尝“齐鲁非遗宴”。
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体验中心→麦草画艺术博物馆→琅耶陶瓷博物馆→明月海藻世界
现场体验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与剪纸、面塑、造纸、印染等独具地方特色的非遗文化项目互动;流光溢彩的瓷板画,釉上彩、青花瓷……在琅琊瓷的高温窑变中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参与制作40多道手工工艺的泊里麦草画,领略麦杆里的神奇艺术;体会海藻的现代科技与历史文化、海洋科普与物联网技术、健康检测与DIY订制,通过沉浸式体验、趣味化互动、线上线下贯通的方式,感受一个神秘海藻与人类健康的故事。
幽静的徽派院落,绮丽的崂山异景,在回环曲折的山间体验儒释道文化、国粹民俗等活动,感悟国学传统的深厚底蕴;欣赏茶艺表演,聆听崂山茶的种植和制作工艺,观摩炒茶工艺,现场体验炒茶,近距离感受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茶文化史、中国茶及茶文化在世界的传播、齐鲁文化与茶、崂山茶探源与南茶北引等内容当中,品读茶文化的悠久历史;参与崂山面塑、花生油古法压榨技艺的技艺过程,通过现场体验,了解民俗文化知识。
体验即墨花边“抽纱瑰珍”的现场制作,观赏即墨花边工艺制作的日常用品、文创产品等成品展示;观摩体验即墨黄酒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酿造工艺流程,了解即墨黄酒传承四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和古代饮酒文化;在青砖黛瓦间体味着千年古城所独具的匠人文化,接触大鸥鸟笼、烙画、榼子等传统手造项目的制作技艺;麻片、田横砚、木版年画、绣花、风筝、魔术等50多个体验项目,100多种文创产品,让你在互动体验中触摸传承千年的手造历史脉络。
观赏熏画历史文物,参与熏画制作流程,感受熏画当中影印的智慧;欣赏古村落风貌,体验“渔、盐、耕、读”四大主题项目,感受传统渔网编织技艺;体验“入泮礼”和胶州黑陶手工制作,承袭“礼”俗传统,对话四千年前龙山文化;品读胶州剪纸的淳朴艺术,体验单色剪纸、活动剪纸、彩色剪纸和贴彩剪纸等多种剪纸工艺。
感受葫芦雕刻勾、勒、点、染、擦、白描等手法,在意在笔先、落笔成形的葫芦烙画中,熨出丰富的层次与色调;观摩参与莱西木偶的制作过程,欣赏莱西木偶戏演绎民俗经典;体验观摩草编产品的制作过程,看现代草编样式的创新与创意;观摩李墨药墨古法制作流程,感受现代创新的科技型产品。
举办青岛市系列活动的启动仪式,现场精选3个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节目进行展演,同时现场为新晋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单位授牌、为青岛市“非遗特色示范社区”颁牌、2021青岛市非遗保护模范传承人颁发证书。
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办“守望在四季”非遗影像展览。随后将陆续推出年画优秀作品展、剪纸优秀作品展,向市民展示青岛非遗中的四季时序之美。
展览通过梳理青岛本地戏曲柳腔和茂腔的发生发展源流,通过对众多岛城戏曲名家的寻访和交流,通过对“四大京”、“八大记”等传统剧目的发掘整理,再加上五彩斑斓的精美服饰,以最通俗的为普通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展览形式展现出来,促进观众了解青岛的戏曲艺术,提高全社会自觉保护传承非遗的意识,加深理解中国灿烂的戏曲文化。
6月11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天后宫柳茂腔艺术团的老师们,在孙为臣团长的带领下,在天后宫500多年的古戏楼上,将为岛城市民奉献精彩纯正的民间戏曲表演。演绎柳茂腔的传统剧目:《东京》、《火龙记》、《钥匙记》等。展厅南侧体验区,观众可以点播柳腔茂腔演出视频或者是珍贵音频。
以澳门路社区为此次巡展活动旗舰场,活动现场分为两部分,首先由鸳鸯门派老师为现场观众展示鸳鸯内家功、鸳鸯螳螂拳;展示结束后,由老师向现场观众传授非遗、鸳鸯门派、四季养生相关知识,并指导观众进行鸳鸯内家功、鸳鸯螳螂拳的培训锻炼,让爱好者更加喜爱这些非遗运动,让更多人喜欢上鸳鸯门派的内家功及螳螂拳,让非遗真正地走进社区、留在社区。
活动包括国家级非遗项目(山东琴书)传承基地挂牌仪式暨山东琴书流派非遗展演和山东琴书流派研讨会两部分。通过设立非遗项目传承基地,切实推进落实非遗传承保护工作举措,发挥传承人作用,引导公众参与,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增强项目传承与发展后续力量,繁荣山东曲艺文艺事业。
非遗周氏楣声艾灸法专题讲座;艾灸机器人讲解;艾灸机器人现场体验(参与者必须持7天核酸检测,体验者报名参加。)。
“非遗之美” 青岛西海岸新区“胶南年画”精品展,展示近两年来胶南年画非遗传承队伍里民间艺术家们创作的50幅优秀作品
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向群众推送五期非遗(包含胶南年画、剪纸)视频资料和作品展示,通过线上的方式,可以提高群众受众面,更广泛的普及非遗相关法律及知识,以及新区的非遗项目展示和欣赏。
非遗项目展示及特色农产品推介展销①寺后老烧锅负责人介绍寺后老烧锅酿酒技艺及相关产品;②佳美洋海产品负责人介绍鱼鲞制作技艺及相关产品;③下山色峪社区党组织负责人介绍饽花及花式大馒头;④“家乡代言人”志愿者介绍樱桃、叶三黄瓜、杠六九西红柿等特色农产品
在渔盐博物馆进行展示木质渔船制造技艺、盐宗夙沙氏煮海成盐传说、渔网编制技艺
小庄社区组织传承人为社区广大居民、小学学生宣讲王邦直与《律吕正声》的民间传说故事。
即墨区鼎泰德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即墨区融媒体中心、青岛鑫诚创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青岛国梦文创科技有限公司、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有限公司
即墨区鼎泰德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即墨区融媒体中心、青岛鑫诚创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青岛国梦文创科技有限公司、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有限公司
即墨区鼎泰德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即墨区融媒体中心、青岛鑫诚创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青岛国梦文创科技有限公司、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有限公司
在即墨古城安排10-20组抖音“网红”、在即墨区博物馆安排4-5组抖音“网红”开展线日
依托莱夷文化礼乐博物馆及福顺德故楼非遗社区,邀请非遗传承人集中展销。届时还可以在现场欣赏到莱夷古乐的精彩表演。
借助“莱西市文旅局”公众号发布莱西秧歌、莱西花棍舞表演视频。让爱好者足不出户领略莱西非遗魅力。
嘉程资本、厦门红制作、京麦科技、杭州卧兔、泡芙传媒、招鲤科技……
[详细]2021年5月18日至20日,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
[详细]